见证生命奇迹!中国方案改写NK/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格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9 17:43:00    

江西女孩樱雨,曾在高考前确诊罕见NK/T细胞淋巴瘤,经过多次治疗仍然屡次陷入绝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内科教授黄慧强及其团队果断给樱雨采用自研的中国创新治疗方案,最终,樱雨不仅完全康复,更考上大学、组建家庭,如今已成为幸福的妈妈。樱雨的故事因此被多家媒体广为报道。

NK/T细胞淋巴瘤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疾病?黄慧强教授及其团队是怎么想到把国产创新药西达本胺联合PD-1单抗治疗的创新方法的?樱雨的成功康复是否只是个案?这种创新的联合疗法对患者本身是否有条件限制?是否所有传统治疗无效的晚期复发NK/T细胞淋巴瘤患者都能复制樱雨的康复轨迹?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樱雨康复背后的中国创新方案,南都《名医开讲》特别邀请到了刚刚从美国参加ASCO大会回国的黄慧强教授,将为大家开展一场以《见证生命奇迹,淋巴瘤治疗的中国方案》为主题的科普讲座,请黄慧强教授深入解析这一创新方案的治疗原理、临床数据,以及国产创新药如何实现疗效与可及性的双重突破,本直播获得了30万+的关注!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内科教授黄慧强(左)与主持人曾姐姐(右)

中国方案,改写NK/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格局

5月31日(北京时间),正在召开的全球顶尖肿瘤学术会议——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黄慧强教授应大会的邀请就其团队最新学术成果做口头报告。这一报告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黄慧强教授的团队在淋巴瘤治疗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他利用国产创新药西达本胺联合PD-1方案将晚期复发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从6个月大幅延长至32.9个月,治愈率提升到48.6%,治疗初治NK/T细胞淋巴瘤完全缓解率达95.2%。这标志着中国原创药物和相关治疗方案跻身全球淋巴瘤治疗第一梯队。这项研究不仅为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肿瘤治疗领域,尤其是淋巴瘤治疗领域的创新实力。

黄慧强教授表示:“我代表我们团队,同时也作为众多中国专家的一个例子,向世界介绍我们过往几年对NK/T淋巴瘤治疗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加入新的免疫靶向即表观免疫能够显著提升传统的标准治疗方法的疗效”黄慧强教授介绍道,中国创新方案采用国产原创新药、国际上同类药中最顶尖的口服药物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西达本胺,联合中国的PD-1单抗治疗NK/T淋巴瘤,在标准治疗无效以后,应用该方案能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并保持良好的安全性。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内科教授黄慧强在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做口头报告

该中国方案改写了NK/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格局,让很多患者重获新生。樱雨经历常规治疗无效、PD-1单抗单药免疫治疗有效后复发的情况下,恰逢黄慧强教授正在启动一项临床研究。基于前期国内外基础研究揭示的西达本胺与PD-1抑制剂潜在协同机制,且该联合方案尚未开展人体试验验证,黄慧强教授团队经过专业判断,认为樱雨的特殊病例可能成为突破口,经严谨评估后,团队迅速整合资源推进该研究项目。项目自2018年末正式启动,至2019年7月29日完成四个治疗周期后,樱雨体内所有可检测的肿瘤已经完全消失。至今已持续69个月,经过先进医学技术检测,樱雨体内未发现任何肿瘤细胞,可由此判定其已达到临床治愈状态。黄慧强教授提到:“上节目前我还和她通了电话,她现在非常健康,是正在照顾十个月大的健康宝宝的全职妈妈,对我们来说努力有了好的结果,对她而言更是开启了人生新的一页。”

创新疗法突破治疗瓶颈,临床治愈不再是奇迹

淋巴瘤发病率不论在中国还是全世界都较低,而NK/T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T细胞淋巴瘤,在中国和东南亚较为常见。黄慧强教授表示,大部分患者的症状表现与鼻炎相似,例如鼻子堵塞、伴随发烧等等,但也有其他非典型症状表现,“它是一种非常少见但是又来势比较凶险的疾病。”

谈到NK/T淋巴瘤传统治疗的困境,黄慧强教授表示:“早年的治疗方法主要靠放疗、化疗,这些传统的治疗还是有意义的,但是像樱雨一样到了嗜血4B阶段已经进入化疗抗嗜血治疗,甚至有部分患者通过骨髓移植治疗,实际上只有少部分人能幸运地跨过这个槛。”

黄慧强教授强调樱雨的成功康复并不是个案。黄慧强教授指出,目前在临床研究的36例中,有1/4患者获长期生存,获得类似樱雨一样比较完美结果,并且,在研究中还发现单纯无化疗免疫治疗方案的远期效果比骨髓移植还好。此外,共识指南对该方案的推荐,也说明了该方案的临床效果可重复且具有广泛推广价值。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内科教授黄慧强

黄慧强教授及其团队对NK/T细胞淋巴瘤的研究已有20余年,面对T细胞淋巴瘤治疗药物的缺乏、NK/T细胞淋巴瘤传统治疗方法的局限,他们关注到西达本胺在T细胞淋巴瘤治疗中的潜力,并注意到前人的研究发现:在小鼠细胞模型中,联合使用西达本胺与PD-1单抗存在显著提升疗效的可能性。于是研究团队在人体上首次证明了西达本胺与PD-1单抗联合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成功地将该方案应用于临床。临床研究表明,该方案显著延长了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至接近3年,远超传统疗法的6个月,在疗效好的同时不良反应也明显比预期低。

该方案不仅在临床研究中取得的显著成效,还被国内外多个重要会议所认可,尤其是黄慧强教授在刚刚结束的ASCO年会上就其团队最新的学术成果做口头报告,不仅展示了中国的药物生产和研究水平,还从以前单向输入外国方案、采用进口药的局面转变为现在主动输出中国创新方案、采用国产药,得到了英国、瑞士、意大利等国际同行的认可和借鉴,为全球NK/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案和希望。

简便、安全、经济,临床推广惠及更多患者

这一国产创新治疗方案相比传统化疗具有显著优势,包括简便性、高疗效、良好安全性以及可及性。黄慧强教授表示,该方案3-4周为一个疗程,PD-1单抗采用注射的方式1周1次,西达本胺采用口服的方式1周2次,一般2-3个疗程后由医生评估效果,若疗效好则继续推进,若疗效不好则由医生进行调整,至少维持1-2年,方案疗效才相对稳定。“当然也不能说治疗只依靠这两个药物,它们也可以为后续的其他治疗创造条件。”黄慧强教授指出。该方案不仅缩短了治疗周期,减少住院时间,而且药物的毒性较低,可长期维持疗效,特别是在可及性方面,药物经济实惠,使方案更容易得到推广。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内科教授黄慧强

是不是所有传统治疗无效的晚期复发NK/T细胞淋巴瘤的患者都能复制樱雨的康复轨迹?黄慧强教授指出,如果身体状态与樱雨差不多,至少有50%的概率会复制出同样的效果。黄慧强教授建议,如果病情复发,可以首先去尝试该组合,以帮助疗效得到进一步提高。

关于该方案对于患者的限制问题,黄慧强教授提到,患者身体条件中等以上即可,大部分情况下没有太多年龄限制,若高龄应用则调整剂量,必要时住院治疗观察,但是如果出现身体太差、正在发烧、有HLH倾向的问题,必须先采用其他的方法尽快降低肿瘤负荷,减少炎症因子的大量和释放。黄慧强教授指出,虽然西达本胺联合PD-1单抗治疗方案主要针对复发难治NK/T淋巴瘤,但是即使是初次晚期的病人,也可以配合标准治疗方案进行治疗。黄慧强教授表示,“这个方案总体安全性还是比较好的,总体来讲,只要没有用过这类药的病人,都可以去尝试。”

但接受了这种联合的疗法并不意味着患者的放疗以及其药物使用都会暂停,这是很多人存在的认知误区,黄慧强教授认为,传统治疗加上创新治疗是最佳的治疗方案,并且这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来调配,从而能够达到疗效和安全的最大化。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内科教授黄慧强(左)与主持人曾姐姐

策划统筹:曾文琼

主播记者:曾文琼

摄影:崔俊超

实习生:陈佩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