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新氧转型遇挑战:快速拓店致净亏同比扩至56%、投诉率居行业前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9 17:54:00
2025年6月,医美平台新氧(SY.US)以一场“价格实验”引发行业震动——其旗下“新氧青春诊所”推出5999元的“奇迹童颜”抗衰水光针项目,将圣博玛旗下市场均价1.8万元的艾维岚童颜针价格直接“腰斩三分之二”。
消息传出后,新氧股价从1.0美元低点飙升,截止7月8日美股收盘,新氧(SY.US)股价单日暴涨32%至4.30美元,较6月底累计涨幅超320%,市值突破4.7亿美元。
这场“价格实验”搅动行业格局的同时,也暴露出新氧转型中存在的供应链矛盾、财务隐患与消费者信任危机。

供应链博弈:低价策略冲击行业生态
新氧的“价格破局”直指医美行业高利润痛点。其“奇迹童颜”项目主打的艾维岚童颜针,是长春圣博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产品,此前因“械字号”资质和定价权长期主导市场。
业内人士向新黄河解释,新氧通过“集中采购+账期延长”策略,以约6000元/支的价格锁定货源,远低于市场均价(1.88万元/支)。但6月13日,圣博玛发文指出,新氧所销售的艾维岚童颜针未获得品牌方直接授权,且部分诊所医生未按品牌要求接受操作培训,存在安全隐患。
新氧则援引《反垄断法》反击,指责圣博玛“利用注册证先发优势操控市场”,并强调所售产品可通过国家UDI系统验真。6月16日,新氧发布《不致歉声明》,宣称“确实把价格打下来了”,但该声明已于7月初删除。
据新黄河了解,目前,童颜针市场正经历供给端剧变。2021年国内仅2款童颜针产品获批。截至2025年6月,获批产品已增至7款,包括爱美客濡白天使、江苏吴中艾塑菲等。供给增加加剧价格竞争,杭州、成都等地部分医美机构的艾维岚价格已降至5900元左右。
传统核心业务持续萎缩:从流量中介向产业平台转型
这场价格战的深层逻辑,是新氧从“平台中介”向“产业参与者”的战略转型。
2013年,新氧成立之初,以医美信息社区切入市场,通过用户真实评价和机构比价建立信任。
近年来,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分流广告预算,阿里健康、美团抢占B端客户,导致新氧核心业务收入持续萎缩——2024年信息及预约服务收入同比下滑19.3%,用户数从2021年的850万骤降至2024年的150万,订阅平台服务的医疗机构从2023年的1659家减少至2024年的1174家。
Wind数据显示,信息及预约服务曾是新氧核心业务。2020年,信息与预约服务收入占公司营收的100%,然而,到2024年该业务仅占公司营收的63.4%。传统核心业务的持续萎缩,造成了公司营收下滑。
为寻求新增长点,新氧于2024年底推出自营连锁品牌“新氧青春诊所”,计划3年内拓至千家门店。
创始人金星在内部信中称,此举是“从流量中介向产业平台转型”。2025 年一季度,新氧轻医美连锁业务营收达9880万元,同比增长551%,创单季度营收历史新高。
然而,新氧开设自有医美机构“新氧青春诊所”,寻求新增长曲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首先,重资产运营的轻医美连锁业务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用于门店扩张、设备采购、人员培训等。截至2025年3月,现金储备11.06亿元,较2024年底减少1.47亿元,若维持当前扩张速度(计划2025年新增10-15家门店),资金消耗速度将进一步加快,财务压力持续攀升。
线下扩张也推高了成本,医美治疗服务成本同比增547.6%至8030 万元,导致整体营业成本同比上升29.1%至1.51亿元。
尽管销售费用砍掉8.7%,管理费用压缩36.7%,但净亏损仍同比扩大56%至3310万元,Non-GAAP(非公认会计准则)净亏损3150万元,而去年同期为盈利410万元。
2025年一季度,医美治疗服务毛利率仅18.78%,远低于平台业务71.49%的毛利率。
在核心业务收入持续下滑、净利润亏损加剧的情况下,这种大规模的线下拓店无疑让新氧的财务状况雪上加霜,资金链面临着巨大考验。而且,如何在快速扩张门店的同时,保证服务质量,也是新氧亟待解决的问题。
消费者投诉位居行业前三,解决率仅为22.22%
"既当裁判员又做运动员,终将失去公信力。"上海某连锁医美机构CEO向新黄河直言。
新黄河查阅新氧平台发现,首页推荐位中自营项目占比达76%,而合作机构曝光量同比下降40%。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2024年至今新氧关联公司累计受到7次行政处罚。最新一例是其旗下海南一线大咖科技有限公司因发布未经审查的医疗美容广告,违反了《广告法》的相关规定,被海南省海口市市场监管局龙华分局处罚。

与之对应的,新氧的服务及产品质量也一直饱受诟病,这从居高不下的投诉量中可见一斑。
据中国电子商会旗下消费服务保障平台消费保数据显示,2024 年在医疗美容行业的消费者投诉中,新氧医美位列第三,而其投诉解决率仅为 22.22%。

图源:消费保数据研究院
据金融界报道,截止2025年3月,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有关新氧的投诉数量高达1533条,集中在医美事故、退款难、虚假宣传等问题。
典型案例中,武汉用户李女士(化名)于2025年4月花费2.8万元注射濡白天使后眉弓鼓包,机构拖延半年仅赔偿3000元;杭州用户王先生(化名)抽脂术后感染,维权过程中发现操作医生资质与平台公示不符。

“低价吸引的用户往往对价格敏感度高,但对服务质量和医疗风险的容忍度低。”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相关专家向新黄河表示,新氧需建立更完善的售后保障机制,避免因短期流量牺牲长期口碑。
监管新规发布:新氧合规性面临更高要求
新氧的“价格实验”恰逢医美行业监管收紧。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于2025年5月9日发布《医疗广告监管工作指南》的公告,该文件对医疗美容广告的合规性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要求互联网平台加强内容审核,拦截违规广告信息,明确禁止“低价诱导”“虚假疗效宣传”等行为。
与此同时,行业洗牌加速。头部品牌通过技术升级巩固优势,华熙生物(688363.SH)推出“再生医学”概念产品,昊海生科(688366.SH)布局光电医美设备;中小机构则加速向区域性细分市场渗透。
对新氧而言,需在流量分流与转型阵痛中证明线下业务的可持续性,解决好产品质量、服务标准化等问题,以应对来自市场、消费者和监管的多重考验。
文:新黄河科技与大健康研究院 古马
来源:新黄河科技与大健康研究院
相关文章
- 新氧转型遇挑战:快速拓店致净亏同比扩至56%、投诉率居行业前三 2025-07-09 17:54:00
- 泡泡玛特,靠IP吃遍“三百六十行”? 2025-07-08 18:16:00
- 重庆渝北银座村镇银行被罚96万,涉未按规定识别客户等 2025-07-08 17:56:00
- 大幕乡暑期爱心托管班实现保险补贴全覆盖 2025-07-08 15:11:00
- 30万元以内!李斌首次透露乐道L90起售价 2025-07-06 10:44:00
- @东胜家长! 这里免费招生 | 速看! 东胜这些医院药店要分级了→ 2025-07-04 08:27:00
- 华菱线缆中标4.56亿新能源项目 内生外延并举第一季扣非增101% 2025-07-03 10:33:00
- 负债20亿!母婴电商平台海拍客闯关港股 2025-07-03 09: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