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新闻周刊|70后夫妇的养蝉生意经: 树上生钱,地下生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7 18:03:00
时值炎炎盛夏,每天夜晚,在莱西姜山镇黄汶头村的皂角树林里,都会滚动播出一部关于生命蜕变的“无声大片”——
一群在地底下韬光养晦数载甚至十数载的小小生灵,终于在此时悄然出动。它们用粗壮的前足,在植物根部的地面上凿出一个个洞,小心翼翼地钻出,然后顺着植物的树干努力向上爬,确认安全后,再用尽全力摆脱束缚自己的“外衣”,准备上演一场“金蝉脱壳”的大戏……
这些小小知了猴不知道,促成这场大戏的幕后导演,是一对70后夫妇,承载着夫妇俩13年的坚守与奋斗。从抵押两套房负债累累,到如今日进几万元,陈丽言夫妇的故事,就像那从地下钻出的知了猴,历经艰辛,最终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成功。

陈丽言和丈夫耿守开
养金蝉先种好树
7月25日凌晨4点半,天刚蒙蒙亮,空气中还带着些许清凉,陈丽言就已经出了屋。这处位于莱西姜山镇黄汶头村田边的活动板房,便是她和丈夫耿守开的“家”。门口一块写着“金蝉养殖基地”的牌子,在晨曦中格外显眼。
这片占地110亩的金蝉养殖基地,是陈丽言夫妇的全部“家当”。
绕过起居的板房,后面是并列的一排板房,那是孵化蝉蚁也就是培育知了猴幼虫的地方。再往里走,是一片布局整齐的皂角树林,每棵树间隔两米左右,主干都包裹着一层绿色绒布,在离地一米的地方还缠了一圈黄色的胶带——谁能想到,这如此简单的设置,竟是独特的“捕蝉神器”。
这些树下都育有知了猴幼虫,每天晚上,即将进入“脱壳”阶段的知了猴会从地里破开小洞,钻出来,顺着包裹着绿布的树干向上爬。可爬到缠胶带处,爪子就会打滑,无法继续前行,只能乖乖地被挡在黄色胶带处,等待束手就擒。
“今年才开始赚钱,好日子总算来了。”望着这一大片林地,陈丽言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
2012年之前,陈丽言与丈夫一直从事园林绿化工程。那时,虽然辛苦,但日子还算安稳。可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绿化工程的活越来越不好揽,夫妻俩的收入也日渐减少。他们不甘心就这样坐吃山空,一直在寻找新的出路。一次偶然的机会,夫妻俩听说养殖知了猴有不错的前景,便和相识的朋友合伙办起了一个知了猴养殖场。
“朋友家有几十亩地的海棠树,正好有树的资源。”陈丽言回忆,在树下放入知了猴幼虫后,他们满怀期待地等了三年,终于等来收获期。然而,现实却给了沉重一击。合伙人因为收益分配等问题闹得不可开交,最后大家不欢而散。
这次合作,没赚着多少钱,但陈丽言却积累了养知了猴的初步经验。2017年,陈丽言带着一堆种下蝉卵的树枝回到农村老家,决心开始筹办自己的知了猴养殖场。
“当时村里包地300元一亩,为了能包下大片地,我出到400元一亩的价格。”就这样,陈丽言夫妇陆续包下了110亩地,然后开始了植树的浩大工程。“那时市场上养知了猴的树用的是美国竹柳。”两口子也跟风种了一大片,“整地、种树花了200多万,把前几年赚的钱都投进去了。”
谁知,这种树容易招天牛,夫妻俩由于缺乏经验,养护不当,树苗全遭了虫灾。树死了,树下种的知了猴幼虫也跟着全军覆灭。“那一年最难熬,家里有两个上学的孩子,我连孩子们在学校的生活费都付不起了。”陈丽言的语气里满是辛酸。
为了翻身,夫妻俩咬牙抵押了家里的两套房子,贷款60万元,继续种树。这次他们经过多方考察,选用的是皂角树。树下育“金蝉”,树上结出的荚子还可以卖钱,作为肥皂和洗涤剂的原料,有人会来专门回收。
“树上生钱,地下生金。”这次夫妻俩终于摸索出门道,种的树要尽量有它自己的经济价值,树下的知了猴幼虫破土而出后,卖知了猴的收入就是附加产值。要想养知了猴,就得先种好树。
“种树可是一个大投资。”金蝉养殖一般选择侧根发达、枝条多汁、年生长量大的树种,树龄需在三年以上。如今,陈丽言夫妇拥有6000多棵皂角树、1000多棵红心柳,“一棵树的成本要三四十元,整个园子光种这些树就花费二三十万。”
“养知了猴目前没有成熟的技术,每家养殖基地都是各自积累的经验,没有一个成系统的经验来指导到底种什么树,出知了猴出得好。”前几年,陈丽言夫妇开始种红心柳,就是听同行们说这种树是目前养知了猴最好的树,因为它没有主根,只有毛细根,可以便于地下的知了猴幼虫附着生长。为此,他们还培育着3万多棵红心柳树苗。
“皂角猴”成了金招牌
每天凌晨起床的陈丽言,洗漱后第一件事就是去种苗养殖棚里给树枝喷水。喷过水的蝉卵会在当天上午孵化出蝉蚁,而这刚好就到了农户们来订购的时间。
走进种苗养殖棚,里面摆放着几排架子,十几根树枝为一束捆在一起,整齐地放在架子上。架子上竖着黄色的牌子,上面记录着喷水的日期,让蝉卵的孵化一目了然。
这些枝条都是上年采摘的,上面附着的蝉卵经过一年里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养护,在今年夏天陆续孵化成蝉蚁。这些新孵化出来的蝉蚁经枝条下方的空洞落下时,会由架子下方一块黑色的略有弹性的布稳稳地接住。
有农户来订购蝉蚁时,陈丽言会用一个塑料盆把它们盛出来,在电子秤上称好分量,再分装进盛有土壤的小盒子里。她一边分装一边反复嘱咐对方:“一定要在两小时内把它们放到树下,这样才能保证成活率。”

客户在观察知了猴幼虫,陈丽言在分装

陈丽言在分装知了猴幼虫
7月25日当天,从即墨赶来的赵先生订购了80克蝉蚁。他家里种有60亩果树,是在视频平台上看到陈丽言推销自家培育的蝉蚁后,专门开车过来的。
一进门,赵先生就带着几分试探,用暗号似的口气问道:“你就是‘用百亩皂角养金蝉的女人’?”陈丽言哈哈笑着点点头,这是她给自己起的网名,没想到还成了“接头暗号”。
赵先生在育苗大棚里溜达了几圈,看着陈丽言送走了几拨购买蝉蚁的农户,以及她打包时仔细叮嘱的样子,打消了他不少疑虑,便提出要求:“可以带我去看看你的基地吗?”陈丽言爽快答应了。她知道,蝉蚁的成活率一般在百分之十几,但是在一些养殖场的幼虫成活率低得可怜,这是农户们最担心的问题,让他们亲眼看看自己基地的情况,才能更放心。

知了猴育苗大棚
陈丽言带赵先生来到一片红心柳跟前,弯腰掰下一条枯枝给赵先生,“看到白色虫卵了吗?”
每年夏季,知了猴的采摘一般进行到半夜12点,这之后再出土的知了猴就是“漏网之鱼”,可以用来留种。这部分成功“脱壳”的金蝉交配后,一般一只雌蚱蝉能产卵约200个。它以尾部小刺刺入嫩枝,将卵产入枝内,枝条上都有类似被刀割过的裂缝,蝉卵就产在这些细小的裂缝里。采卵一般在8月份左右,由于产下的卵寄生在树枝里,吸收枝条的养分,所以大多数下端青绿而末梢干枯的枝条都有蝉卵。

陈丽言在自家树下洒下知了猴幼虫
“我家的果树下还养鸡呢,这会影响知了猴生长吗?”赵先生边走边问。
“不影响。”陈丽言肯定地答道,“3 年以上的果园或林地,如杏园、桃园、梨园、苹果园等,都比较适合养知了猴,和养鸡互不冲突。”
说话间,陈丽言看到不远处丈夫耿守开正带着工人在“种苗”,便引着赵先生向前走,“我带你去看看怎么种。”
他俩走到一棵红心柳下,陈丽言接过工人手上的锄头示范起来。她先在树周围的地面上刨开一圈土沟,然后把蝉蚁均匀地撒进去。赵先生蹲在地上仔细看着,没过几秒钟,这些蝉蚁就像听到了指令一样,纷纷钻进土里不见了。
别看赵先生在农村长大,还是第一次看到蝉蚁入地,觉得十分好奇,惊讶地看了半天。一旁干活的耿守开拄着锄头,看到赵先生的神情,笑着说:“这是动物的本能,老鼠天生会打洞,知了猴天生会钻土。”
一上午的时间里,陈丽言的手机就没停过,订购电话一个接一个打进来。近年来,知了猴的经济价值越来越被认可,很多家里有绿化苗木或者果树苗木的农户,都把养知了猴作为第二产业,发展立体农业,种植养殖两不误,真正实现了“树上生钱,地下生金”。

陈丽言电话不断,客户上门
一些没来得及捕捉的知了猴脱壳后,留在树上的蝉蜕会被农户收集起来晒干,作为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出售,统货价格在每公斤300元到350元,这又是一笔额外的收入。
赵先生的参观过程被陈丽言接的一个电话打断,他便跟着陈丽言返回活动板房,正好赶上一拨新客户前来。陈丽言顺手从地里摘了个西瓜招待大家。啃着清甜的西瓜,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聊起了知了猴的行情,气氛十分热烈。
“我们的知了猴都申请商标了。”陈丽言指着屋里的一块牌子说道,只见金色的牌匾上写着“皂角猴”三个大字,十分醒目。知了猴的主要发货地在山东、江苏、安徽等地,今年新货的价格基本在1.5元一只,陈丽言的养殖基地一天能采集万余只,赶上现在销售旺季,园子里雇了8位农民做临时工,才能忙得过来。
赵先生感慨地说:“知了猴现在每斤105元,二十多年前,才十七八元钱一斤,这价格涨得可真快啊。”
“我家的知了猴,最远的发到新疆呢。”陈丽言插话道,语气里带着几分自豪。屋内一角的冰柜里,整齐地摆放着很多小罐产品,规格有两种,一种是没蜕壳的知了猴,一种是刚刚蜕壳的白蝉。如果有客户订购,陈丽言会把小罐装进泡沫箱,再放上冰袋,确保产品新鲜送达。
早在201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就曾提出倡议,鼓励人类将昆虫纳入日常饮食。欧盟委员会也在2017年和2021年陆续通过相关决议,允许在水产养殖、家禽和猪的饲料中使用昆虫蛋白。这无疑为知了猴的养殖和销售带来了更广阔的前景。
“前几天新闻上还报道,有人用知了猴做面包呢。”在山东这样的知了猴主要消费地区,除了油炸知了猴几乎当成了夏日必备零食外,知了猴的食用方式也不断创新,有面包店推出了知了猴蛋糕、知了猴面包等创意单品,也给知了猴的流量推波助澜,让更多人了解和接受了这种美食。
送走客户后,细心的陈丽言开始整理账目,其中一个本子上,密密麻麻记着客户订购知了猴幼虫的数量,最多的一笔,一个客户订购了200克。7月25日这天,纸上累计的数字总和是1897克,按照一克40元的售价来算,当天光卖蝉蚁的收入就有7万多元。

陈丽言的记账本,记下客户采购数量
陈丽言拿着账本,走到正在院子里整理工具的丈夫身边,笑着说:“你看,曙光终于照到咱家了。”
体验一把儿时快乐
在陈丽言的金蝉养殖基地活动板房外,还贴着一张用红纸写的告示,上面用醒目的字体告诉大家——“自带手电筒,园区可提供小桶装知了猴。”“入园门票一人30元,采摘知了猴带走的价格是1.5元一只。”
这是陈丽言夫妇今年刚实施的“知了猴采摘”新项目。“知了猴是晚上8点左右就‘起床’了,所以我们定的采摘时间是晚上7点,这样大家就能刚好赶上它们出来的时候。”陈丽言解释道。
之前,陈丽言的知了猴采摘园被媒体报道后,还曾经引起了小小的风波。网上有人质疑:进园要门票,带走还要花钱再买,不太合理。对比樱桃园的采摘,进园可以无限吃樱桃,可是知了猴园不能现场吃啊。
对此,陈丽言倒很看得开,“目前市场上的知了猴采摘园都是这样定价的。大家来采摘主要是体验一下儿时的快乐,感受一下夜晚在树林里寻找知了猴的乐趣。”她开玩笑道,“采摘知了猴,定价适当有提高,也算给园区这些工作人员的夜班加班费了,他们晚上确实辛苦。”
今年夏天,陈丽言夫妇的金蝉养殖基地几乎每晚都会接到客户预订,来“摸”知了猴。“一般以家庭为主,大人带着孩子来玩,有不少是从青岛市内开车两个小时过来的。”陈丽言笑着说,“有一天晚上园子里来了三十多人,都是孩子们、大人们的谈笑声,热闹极了,那是最热闹的一天。”

一客户订购了80克知了猴幼虫,并用手机拍下陈丽言工作场景

每天上午客户集中要采购刚孵化出来的知了猴幼虫

每天上午客户集中要采购知了猴幼虫
陈丽言的丈夫耿守开,最近一直在筹划扩大这一采摘项目。他准备在院子里划出一片场地,做露天烧烤,为来采摘知了猴的游客提供烧烤炉。“大家采摘完可以就地烤知了猴吃,还可以烤肉,再配上点啤酒饮料,就更热闹了。”陈丽言在一旁补充道,“咱地里种的西瓜、黄瓜、花生、玉米都是纯天然不打农药的,到时候也可以给大家提供这些天然农产品,让大家吃得放心。”
销售知了猴、蝉蚁,开知了猴采摘园,这片曾经位于村角冷清无人的金蝉养殖基地,如今成了一处热闹的乐园,每天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陈丽言说:“我们两口子能吃得了苦,只要能挣钱就有干劲。”
自6月下旬开始,夫妻俩就采摘产卵的树枝送进育苗大棚,每天给去年收集的枝条按时喷水,等待当天孵化蝉蚁。每天凌晨4点多起床,一上午忙完这些活,把幼虫卖完,基本就到了下午1点左右,夫妻俩这才简单吃个馒头咸菜或者煮点面条,算作午饭。下午则要忙着冷冻知了猴的发货,晚上又要忙活采摘知了猴,把采摘回来的知了猴用盐水浸泡、洗净后再冰冻起来,每天都要忙到将近半夜12点才能睡下。
“一天睡不了4个小时。”陈丽言说,进入6月份之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自己瘦了13 斤。但她每天还是元气满满,扎一个利索的马尾,带客户在基地参观时,走路步伐很快,精神气儿十足。
她在社交平台如此自我介绍:我是青岛市莱西姜山镇一名利用百亩皂角树养金蝉的女人,同时也是一名新农人,在风雨中奔跑,在泪水中成长……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高芳)
相关文章
- 新闻周刊|70后夫妇的养蝉生意经: 树上生钱,地下生金 2025-07-27 18:03:00
- 两岸人士重庆参访抗战遗迹: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2025-07-01 16:46:00
- 岳阳街头一老人突发急病摔倒,湖南石化员工热心救助 2025-06-29 18:50:00
- 女子在机场托运榴莲被禁止,和同事2人当场狂吃3个榴莲 2025-06-23 10:44:00
- 即将大量上市,不少青岛人爱吃!有人靠它一晚收入过万元→ 2025-06-18 06:38:00
- 男孩一到晚上就喊腿疼?暑假即将到来,要小心这种意外伤 2025-06-15 08:52:00
- 10载如期品质交付 钰龙旭辉半岛建湖居美好 2025-06-13 15:49:00
- 揭秘谷歌AR眼镜核心参数:双芯片架构、支持原生6DOF追踪|独家 2025-06-11 07: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