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人士重庆参访抗战遗迹: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1 16:46:00    

中国台湾网7月1日讯 近日,2025“文化抗战川渝行”两岸媒体采访活动在四川、重庆举行。来自两岸的抗战将士后代、专家学者、媒体代表及台湾青年一行,先后走进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张自忠烈士陵园、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南泉抗战旧址群等地,共同缅怀先烈,追寻民族记忆。

走进历史的现场

“到了历史的现场,感觉特别激动。先辈们在当时的环境中,从事生产、备战、文化教育事业,都非常艰辛。”台湾黄埔军校同学后代联谊会会长丘智贤近日在重庆表示,两岸人士共同研讨抗战历史,走入历史的现场,对增进彼此共识、互相了解很有帮助,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丘智贤说,很多当时的残垣断壁如今已建设得焕然一新,先辈们如果在天有灵,会感到很欣慰。同时,《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这两份重要的国际法文件均证明,海峡两岸不可分割是一个明确事实,不容置疑。

张自忠将军之孙、四川省抗战历史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张庆成说,祖父殉国85年了,至今每天还有很多人来纪念他。这说明,一个人为了国家、民族做了好事,做了应该做的事情,国家、民族永远不会忘记他。

张庆成还说,诚如大家所言,抗日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

“人们记住了,抗日战争有个英雄叫张自忠。”张庆成说,自己更不敢忘记那些在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为抗战付出牺牲的军民,在他的心里,这些人和祖父一样,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参加此次活动,亦是台湾自媒体人王裕庆首次来重庆,他对此次参访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张自忠烈士陵园印象尤为深刻。王裕庆说,聂荣臻元帅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贡献不仅在于战场,更在于他对于国家人才建设的深远影响。同时,张自忠将军面对日寇不屈不挠,直至壮烈牺牲,值得所有中华儿女学习。

让历史的伤痕化为团结的力量

“我们同说汉语,同过端午,同祭祖先,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台湾自媒体人李东恩说,历史不能遗忘,两岸一家亲,同根同源、血脉相连。今天,大家更应携手前行,让历史的伤痕化为团结的力量。李东恩说,两岸同胞心手相连,共创和平繁荣的未来,这样才能让先烈的牺牲不被辜负,让中华民族的明天更加美好。

王裕庆提到,此行他看到了很多文物,也做了很多短视频。将分享给岛内的同胞,让大家知道大陆的真实情况,也知道抗战胜利的不易。希望大家通过对史料的了解,明白两岸同胞都是一家人。

台湾大学教授苑举在参观张自忠烈士陵园后表示,要鼓励大家多到重庆来,鼓励大家多到梅花山来看一看,要把张自忠将军的故事宣传出去。

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荣誉会长萧开平说,两岸人民在抗战中并肩作战,都是中华民族抵抗外侮的组成部分。

“记住抗战,是为了记住我们从哪里来,也为了知道我们要往哪里去。”在萧开平看来,守护两岸的共同记忆,民间力量仍大有可为。他希望通过家族故事、文化交流、青年互访,让年轻人更了解这个民族曾经怎样浴血奋战,才能走到今天。(中国台湾网、重庆市台办联合报道)

来源:中国台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