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铁轨穿林载红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10:44:00

魅力牙克石。 图片由牙克石市融媒体中心提供
一条铁路,承载起城市的过往与明天。
一些建筑,镌刻着岁月的印记与追忆。
一群英雄,捍卫了家国的尊严与希望。
这里是先民栖息繁衍的乐土,也是大兴安岭东麓莽莽林海深处一颗炫丽的红星。人与历史、人与环境在求索中定义出别具一格的城市面貌,这里是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
穿山越岭 路轨沧桑
翻开东北地图,可以清晰看见一条显眼的铁路线,它西起内蒙古满洲里,东至黑龙江绥芬河,向南延伸至大连、旅顺,如“T”字形几乎贯穿了东北一些重要的城市,这就是始建于1897年的“中东铁路”。
作为进入大兴安岭林区的门户,当年,随着中东铁路建设,各国的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劳工、商人……无数中外移民随之而来,在铁路沿线,以车站为中心,形成了许多繁华的城镇,牙克石市由此而来。
从30多年前开始,牙克石市博克图镇文保事业爱好者刘会清就着手保护包括百年段长办公室在内的多所老房子,并一直对百年段长办公室等遗址进行修缮,还收藏了共计3000多件套历史文献、机械设备等。“希望这些展品能让后辈铭记那段历史岁月,共同见证祖国的发展。”刘会清说。
随着刘会清娓娓道来,一段尘封的岁月缓缓展开。
牙克石市博克图镇具有典型的山城特色,地势南低北高,当地人称之为“东西沟、上下坎”,历来为战略要塞。清雍正十年,清政府在这里设“驿站”。清光绪二十七年,中东铁路修至该地,于大兴安岭岭东建站博克图,也将小镇博克图与世界紧密相连。
当年铁路穿越大兴安岭主峰,需要开凿一条隧道。为了缩短隧道长度,隧道入口要尽量靠近山顶。而通往山顶隧道口的铁路,又会因地势高、落差大,蒸汽机车难以爬坡上行。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设计师们设计出了一条长度为6.625公里的螺旋展线。
独特的设计减缓了沿山体上行铁路的坡度,让沉重的蒸汽机车得以顺利穿行大兴安岭。今天,人们依然可以在这里的铁轨上看到属于不同国家的文字印记。
2013年,中东铁路在牙克石市境内博克图段的重要遗存,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我们希望通过中东铁路遗址公园的保护研究,把历史和文物融入到当今牙克石人的生活中,使文物‘活’起来。到那时,人们既可以在这里体验大兴安岭的生态之美,也可以欣赏中国境内早期的工业文明遗存。”博克图镇党群服务中心副主任邹洪伟说。
悠悠百年,穿越古今,呼啸的火车依然奔走在漫长的铁轨之上,一条铁路穿起了牙克石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同仇敌忾 奋力求索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大兴安岭林区各民族爱国人士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壮大革命力量。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占领东北,以东三省为基地,开始全面侵华。为了控制最重要的交通生命线中东铁路,日军在铁路沿线对中国人民横征暴敛。
1932年10月1日,时任哈满护路军司令的苏炳文成立东北民众救国军,并通电全国誓师抗日。这是呼伦贝尔地区最早的成规模抗日武装。11月30日凌晨,日军向东北民众救国军第三十八团三营发起猛烈进攻,三营营长张国政中弹牺牲,救国军撤至兴安岭密林中,博克图被日军占领。之后,日军向兴安岭隧道进发。行至新南沟时,博克图机务段副司机田大启、司炉李安义将两节装满石块的列车顺岭放下,10余名日军在兴安岭隧道毙命。
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博克图铁路机务段职工刘长庆和同事用火车站废旧的铁轨和铁板,塑成了张国政英雄雕像。当时没人知道张国政到底什么模样,刘长庆和同事只能靠资料塑造自己心中的英雄。雕像上张国政手持钢枪,视死如归,表现出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坚定信念。当张国政的家人慕名来到博克图镇时,发现张国政的塑像面容竟然和本人的照片十分相似。
人们永远缅怀着那些为祖国献出生命的英雄们,也始终铭记着维护和平的使命。
北国风光 纯净辽远
浩瀚森林、无边水域,玉树琼枝、纯净辽远。牙克石市以冰雪为墨,在零下40℃的极寒中挥毫书写发展传奇。
当晨曦穿透寒雾,这座有“中国冰雪之都”美誉的城市,街道上已飘起糖葫芦的甜香。来自安徽的游客桑睿琪咬破晶莹糖衣时,山楂的酸甜与空气的冷冽在舌尖碰撞出独特滋味,她身后凤凰山滑雪场的七彩雪服正划过银色赛道,构成牙克石市特有的活力图景。
依托“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的金字招牌,牙克石市正构建起冰雪经济立体生态圈。冰雪旅游、冰雪赛事、汽车测试……2024年,286.62万游客创造的35.57亿元收入背后,是牙克石市“冰雪+科技+文旅”的创新方程式。
从面临生存挑战到找到发展密钥,牙克石市的冰雪辩证法令人惊叹。当反季节滑雪赛的选手在7月的人工雪道腾空翻转,这座曾经的林区小城,已构筑起“冰雪赛事——极寒测试——民俗体验”三位一体的产业矩阵。
寒地试车产业上演着冰与火的交响。2024年12月启幕的测试季,共迎来200余家车企的研发团队,他们在140余天里完成从车载系统低温响应到轮胎冰面抓地力的多项检测。正是这般严苛考验,让牙克石市斩获全国近40%的冬季汽车测试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的“极寒实验室”。
植物扎染,这项被列入第八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古老技艺,在传承人于艳芳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她以指尖为笔,用蒲公英的明黄点染晨露的清新,以蓝莓的幽紫晕染林海的深邃,金莲花的橙红更似将呼伦贝尔的晚霞织进了经纬之间。
羊毛毡传统制作技艺、木雕传统制作技艺……这些承载着文化密码的作品,让“指尖经济”在牙克石市抽枝散叶,传统与创新在此碰撞出新的火花。
铁轨携诗入画来,红霞一抹染层林。如今的牙克石市正在文旅融合发展中激荡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引领着这座城市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记者 周秀芳 苏永生 宋爽)
相关文章
- 铁轨穿林载红霞 2025-05-19 10:44:00
- 黑龙江大兴安岭网警利剑出鞘!全链条斩断一网络水军黑手,涉案金额达2亿余元 2025-05-06 14:43:00
- “齐鲁1号”研学游 追寻铁路“探”文化 | 镜相 2025-05-04 20:24:00
- 踏寻劳动地标 | 长辛店“二七”大罢工旧址:百年汽笛响新声 2025-05-02 07:15:00
- 426.8万人次!长三角铁路创单日客发量历史新高 2025-05-01 20:52:00
- 重磅!第十五届河南省运会新增三大项目:滑板、滑冰、滑雪 2025-04-23 20:03:00
- 女子伸腿阻止高铁关门被调查,律师:严重可行拘,最高罚2000元 2025-04-20 00:43:00
- “粤新快线”铁空联运专列启航 2025-04-19 09: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