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济南市累计享受长护险待遇的失能群众达7.71万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4:04:00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失能老人照护问题成为社会痛点。当前,长期护理保险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济南市作为国家试点城市,在开展长期护理保险服务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在9日上午济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市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国亮介绍,作为长期护理保险的国家试点城市,市医保局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大气力提升群众获得感。
一是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体系。按照“全民参与、全域覆盖、互助共济、责任互担”的原则,建立基本医保、财政、福彩公益金相结合的多元化筹资模式,稳定资金收入来源。落实国家局失能等级评估标准,划分6个失能等级,根据群众失能等级、服务提供方式的不同实行差别化的待遇保障政策,职工、居民报销比例分别为90%、70%。将异地长期居住失能人员纳入保障范围,扩大长护险待遇覆盖面及受益面。截至目前,全市累计享受长护险待遇的失能群众达7.71万人,累计支付待遇18.04亿元。
二是不断强化长期护理服务供给。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纳入定点范围,充实服务力量。综合考虑失能人数、人员分布、机构类型、服务能力等因素,合理规划护理机构数量与布局,确保照护资源供需适配、动态平衡,全市现有定点长护机构261家,照护服务人员达1.1万人。设置54项护理服务项目,实行护理服务“一人一方案”;开展“压疮集中治理”“床铺综合洗消”活动,改善失能人员生存质量和生活环境;开展辅具租赁服务,确定护理床、轮椅等辅具租赁产品,为失能人员提供多样化护理服务。
三是持续提升长期护理服务规范化水平。制定完善居家护理服务规范及照护计划参考,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打造专业化人才队伍,举办长期照护师技能比武大赛,为1134名照护人员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依托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平台,通过服务定位、视频连线等功能,实现申请、评估、服务、监督等全流程管理。成立长期护理事业发展促进会,强化行业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生态。
下一步,市医保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的部署安排,以政策促创新,以服务优供给,加强医疗、养老、照护服务等各类资源深度整合,为增进老年人福祉、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医保力量。
记者:赵璐 编辑:韩璐莹 校对:杨荷放
相关文章
- 西安阎良法院 | 甜瓜法庭开庭啦! 2025-04-30 16:59:00
- 铭记历史!省市区国动办联合举办“五三国防动员普法宣传教育周”启动仪式暨普法进社区活动︱全民国防“泉”动员 2025-04-27 19:14:00
- 首次明确,打击网络“医托”! 2025-04-27 15:18:00
- 北京边检发布假期出入境提示:下周二周三为出境高峰日 2025-04-27 08:01:00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气排球项目(男子中年组)预赛开幕 2025-04-26 21:43:00
- 阳光陪审,与法同行——屈原法院开展《人民陪审员法》普法宣传活动 2025-04-23 20:10:00
- 隆回县滩头镇:党建引领显担当 应急演练展风采 2025-04-21 15:00:00
- 2025法国阳光国际纪录片节 “中国联合展台”招展倒计时! 2025-04-20 17: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