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K字签证”如何打开人才交流新思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5 11:08:00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1:国际人才参加海南省2025年暑期人才对接会。(视觉中国)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2:部分国家代表性签证政策及部分要求。
本报记者 杨沙沙 陈子帅 本报驻韩国、日本、美国、法国特约记者 张露丹 王 军 冯亚仁 董 铭
编者的话:近年来,国际层面的人才争夺战持续升温,各类创新政策频出,其中不少国家在签证方面采取开放政策吸引人才,或调整申请门槛,或简化申请流程。中国也在不断加大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度,8月1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的决定》(简称《决定》)正式公布,规定在普通签证类别中新增K字签证,发给入境的外国青年科技人才,此举受到广泛关注。全球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近日分析认为,推出K字签证凸显中国对吸引新一代科研人员的重视,将有效促进多元化的科技文化交流。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专家表示,K字签证将为外国科技人才来华提供更多便利,而如何让来华人才愿意留下来,配套政策设施的构建至关重要。
瞄准哪些人才?
根据《决定》,K字签证签发给从境内外知名高校或者科研机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科领域专业毕业并获得相应学历学位证书(学士学位及以上),或者在上述机构从事相关专业教育、科研工作的外国青年科技人才。相较于现有的12类普通签证,K字签证将在入境次数、有效期、停留期方面为持证人提供更多便利。持证人入境后可从事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交流及创业、商务等活动。中国司法部、外交部、公安部、国家移民局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决定》从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将“便利外国青年科技人才来华,促进青年科技人才国际合作交流”。
今年4月,美国政府取消逾千名国际学生签证或合法身份,涉及哈佛、斯坦福等私立名校和公立大学,世界多地随后开启“抢人模式”。香港科技大学等多所香港大学先后宣布,会为受影响的在美留学生提供支援,包括提供专属转学通道、奖学金等安排。在和哈佛等高校学生具体对接时,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大学拓展)吴宏伟发现,签证问题牵扯国际学生不少精力。“全球都在抢人才,那我们就得表现诚意,就像追求一个女孩子,要求婚就要把戒指准备好,不可以说我明天再给你戒指,那就没有吸引力了。”吴宏伟此前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比喻称,免签就是最好的“戒指”。中国近年逐渐放宽签证政策,截至7月底,中国与75个国家实施单方面免签或全面互免签证,但目前外籍学生来华学习的签证申请仍较复杂。此次《决定》中,很多人注意到,K字签证仅对年龄和教育背景或工作经历有特定要求,不要求国内有聘用或邀请单位,申办流程也将更为便利。多位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将大大便利国际人才赴华交流。
“K字签证主要瞄准外国年轻科技人才,尤其给那些在中国尚未得到广泛认可、但还具备一些实力,又希望来中国交流的外国人才提供方便。”一位十多年前回国的华裔科学家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对于很多人才来说,签证并不是这些人来华发展的主要障碍,“让人才来中国还是相对容易,但能否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还需要多方面配合。”
上述华裔科学家告诉记者,自己刚回中国时,签证等很多环节尚不完善,直到拿到绿卡,问题才解决。受国内一些企业机构内部体系的约束,一些国际人才拿不到具有竞争力的待遇,在实际工作中,环境和工作条件也有约束。该华裔科学家表示,一段时间来,中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和企业都想赚“快钱”,对于需要长期投资、见效慢的项目,一般很难踏实做下去。这就倒逼很多国际人才,只能做短期能出成果的项目,对于“从0到1”的长期基础性的工作,很少有人愿意主动涉及。但该科学家告诉记者,最近几年他能明显感觉到,由于中国特别重视科研,带动完善了国际人才的对接环节,K字签证是很好的案例。“作为签证系统的补充和完善,K字签证最重要的是传递中国对于国际人才欢迎的态度,在国际上将产生不错的宣传效果。”该科学家总结道。
多国“出招”签证政策
增加K字签证类别正值国际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全球主要经济体近几年都在签证政策上进行调整,意图增加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
今年3月,韩国宣布推出“顶尖人才”签证(Top-Tier Visa),通过提供包括50%所得税减免及允许全家迁居在内的重大激励措施,吸引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技术和国防工业等领域的外国专家。申请者必须持有全球百强大学的硕士或博士学位,具备8年工作经验(其中至少3年在世界500强企业任职),且年薪不低于1.4亿韩元(1000韩元约合5.2元人民币)。韩国《中央日报》报道称,该签证的推出反映了韩国政府在全球激烈竞争中争取顶尖人才的紧迫感。传统上,韩国一直侧重于接纳非技术外籍劳工以支持制造业、造船业和建筑业。近日,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和法务部为在今年下半年吸引外国人才,将新设研究领域的人才特别签证,计划扩大“顶尖人才”签证的研究领域,并根据领域特点设定条件。
为促进高端外国人才的引进,日本自2012年5月7日起,针对高端外国人才实施了采用积分制的“高度专业人才”签证(HSP)。在“学术研究”“专业技术”“经营管理”三个领域有突出表现,拥有较高学历和收入,能够为日本产业带来创新,并能对日本经济增长作出贡献的人才,会被认定为“应当积极引进”的外国人才。2023年日本启动“特别高度人才制度”(J-Skip),该计划本质上是为符合特定优秀标准的申请人简化HSP签证流程,更便捷地获得高度专业人才身份。
欧洲国家也有许多类似政策。英国2022年推出了“高潜力人才”签证,全球排名前50高校近5年的毕业生均可申请,且无需国籍和英国雇主担保要求。符合要求的高校毕业生可以申请到2至3年的人才签证,并可申请家属陪同赴英。瑞典也推出了相似的高素质人才签证政策,对于高学历人才,其签证审批时间被压缩到30天以内,同时简化相关流程。
美国政府近期正推进修改其已有30多年历史的H-1B签证政策。该签证计划允许雇主引进海外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在科技行业应用广泛。据悉,现行制度下每年发放8.5万份签证,目前采用随机抽签分配机制。但据英国《独立报》报道,白宫信息与监管事务办公室已批准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关于H-1B签证分配方式的改革提案,从抽签制转向“加权筛选模式”,将优先考虑高薪高技能人才。报道称,若实施改革,H-1B签证的经济价值或大幅提升,但此次改革正值美国科技行业面临人才短缺之际,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近期向国会呼吁扩大H-1B配额,而改革方向却可能使部分企业更难填补初级岗位的缺口。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南华早报》在K字签证的政策发布后报道称,这与美国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自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该国研究人员正面临联邦资助缩减和政策不确定性加剧的双重压力。国家科学基金会等主要资助机构被要求削减间接费用,这类开支通常与实验室空间、基础设施和行政支持密切相关。
如何从“愿意来”到“留下来”?
签证政策的创新蕴含着新的产业机遇。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具身智能中心主任刘少山此前曾在硅谷工作了20年,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K字签证的最大意义在于降低了制度门槛。它不要求外国科技人才必须提前获得国内聘用或邀请,而是主要依据年龄与教育或科研背景来认定资格。这种设计让更多青年科技人才能够更便捷地进入中国,亲自考察科研环境、产业氛围与创业机会。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K字签证有望加快中国与国际人才的对接效率,帮助我国在全球人才竞争中提升吸引力和影响力。
刘少山特别强调,这些来华的青年科技人才本身拥有跨国流动的背景和渠道,他们在中国接受科研训练、参与产业实践的同时,也会在未来回到本国或流动到其他地区。如果他们带走的不仅是科研经验,还包括中国的技术标准、产品方案与应用案例,那他们就会成为中国科技“走出去”的天然桥梁。这种“人才—技术—标准”的联动扩散效应,能够帮助中国的科技成果在全球形成更高的接受度与影响力,为中国科技国际化创造独特优势。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安全与治理研究院研究员梁怀新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从产业机遇的角度看,K字签证的推出,将提升外国科技人才来华的便利度,其在入境次数、有效期、停留期方面为持证人提供更多便利,对于邀请外国科技青年人才来华进行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商业交流等都有促进作用,将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梁怀新说,K字签证出台后,外籍人士来华对旅游、教育等行业的实际需求会大幅提升,做好产业配套至关重要:从旅游方面看,相关企业可打造专门的旅游渠道和线路,向外国科技青年人才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特别是科技现代化的成就;教育科技领域,则可以利用签证政策吸引国际顶尖科技青年来华进行一定时间长度的授课与双向交流,助力打造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商业产业领域,则可以以国际科技青年人才为受众,打造商业购物、居住体验等配套设施。
新加坡《海峡时报》23日报道提到,形成解决学者核心痛点的一揽子政策是新签证产生最终效果的关键。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杨劲松认为,重要的是如何利用高校、科技园区资源,与K字签证的落地结合,为外国科技人才提供互动的平台和渠道。杨劲松说,让外国青年人才留下来,首先要为他们建立职业发展通道,例如在华工作签证与K字签证的衔接;其次,城市和目的地要保障外国人才的生活便利性;第三,要让他们在中国有归属感,与当地产生情感连接。
相关文章
- “K字签证”如何打开人才交流新思路? 2025-08-25 11:08:00
- InXinjiang(69)丨德、法摄影师“论剑”新疆国际大巴扎 2025-08-24 11:17:00
- 拉加德:美国关税政策拖累欧元区经济增长 2025-08-22 12:09:00
- 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链”向未来,看山东新能源汽车在产业链上展现硬实力! 2025-08-21 22:30:00
- 俄罗斯发布解密文件揭示731部队人体实验罪行 2025-08-21 00:39:00
- 反中乱港分子获澳大利亚庇护?外交部回应 2025-08-18 17:42:00
- 汉堡王中国上半年关店107家,同店销售额由负转正增长2.2% 2025-08-15 08:24:00
- 南国书香节焕新出发 搭建中外文明互鉴新平台 2025-08-15 0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