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全国名单公布,内蒙古一人入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10 15:07:00
据新华社消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广泛凝聚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力量,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
丁美珍、马琼、水柏年、邓宗全、古桑曲珍、任明杰、刘玉忠、刘益春、杨洋、肖惠文、邵瑜、欧阳陵江、郑万众、孟庆阳、胡嵘苹、钟义信、侯纯广、姜德生、秦春娟、秦宣、黄俊琼、廖红、翟婉明、薄宜勇等24名同志和保定学院毕业生赴疆任教群体代表光荣入选。他们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的乐教善教、因材施教,用心用情推动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做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引路人;有的瞄准国家战略需求,矢志攻克关键领域科研难题,助力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的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倾心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技能人才、能工巧匠;有的扎根乡村教育、坚守三尺讲台,用爱心和智慧点亮学生成长梦想;有的情系学前教育,尊重儿童天性,创新办学方式,悉心呵护幼儿健康成长;有的投身特殊教育事业,以爱育爱、以爱施教,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他们的先进事迹,生动体现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良好精神风貌和强烈责任担当。
广大教师表示,要以“最美教师”为榜样,传承弘扬教育家精神,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把为学、为事、为人更好统一起来,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据悉,2025年“最美教师”发布仪式专题节目将于近期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

刘玉忠在辅导学生作业。
在兴安盟科右前旗的边陲小镇索伦镇,红柳是河岸最常见的植物,凛冽的风沙长年席卷河谷,它却能将根须深深扎进泥土里。索伦中学的刘玉忠老师,便如这红柳,40年扎根乡村,用他那瘦弱的脊梁,扛起边陲地区教育的希望。
9月10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发布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名单,刘玉忠光荣入选。
1985年8月,刚满20岁的刘玉忠,来到距兴安盟行署所在地乌兰浩特市100多公里外的索伦中学,成为一名乡村教师。那时的索伦中学,交通不便,条件极其艰苦,学校没有围墙,仅有三栋架子房是校舍。白天,学生们在课桌上学习;晚上,课桌拼起来铺上被褥,就成了刘玉忠的“床”,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一年多。和他一同分配来的两个师范生,在3个月后相继调离,而刘玉忠一待就是40年。
决不放弃一个学生
“老师应该把自己活成一束光,这束光,不只是传授知识,更是情感的滋养,心灵的启迪。”刘玉忠说。在刘玉忠的班上,曾有位因小儿麻痹致下肢严重瘫痪的学生,刘老师组织同学们成立帮扶小组,轮流背他上下课、帮他打饭记笔记。课堂上,刘老师总用鼓励的眼神注视他;生活中,常以温暖的话语激励他直面困难。

刘玉忠在课堂上。
来自班级的浓浓的关爱让这名学生顺利完成了初中学业,更在他心里种下自强的种子。多年后,他组建了幸福家庭,凭着顽强的毅力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他总说:“如果当年没有刘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
每当遇到生活有困难的学生,刘玉忠总是解囊相助。曾有一名学生因家庭变故萌生了退学的想法,刘老师不顾道路泥泞,骑车来到了学生家里劝学,并自掏腰包帮助学生的父亲办起修车铺。当学生重回校园,刘老师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虽然,他的家庭从此又多出了一笔学生的日常支出。
“不让一个学生辍学!”这是刘玉忠的工作底线。多年来,他无数次解囊相助、无数次行走在乡间小路上,将因家庭经济困难或厌学等原因濒临辍学或已经辍学的学生一次次拉回校园。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激发他们潜力与创造力。”刘玉忠也不曾放弃任何一个别人眼中的“学困生”。曾有个被视为“淘小子”的学生,让不少老师头疼,刘老师经过仔细观察却发现了他的“闪光点”,结合其体能优势,建议他报考体育特长班。刘玉忠不仅在学习上对这名学生严格要求,还每天坚持在课余时间陪他练铅球。每当“淘小子”想偷懒,一看到刘老师不厌其烦地弯腰为自己捡球,他便也坚持下来了。最终,这个“淘小子”考入了当年的兴安盟师范学校体育班。
不遗余力指导年轻教师
主持教务工作32年,不论日常工作有多忙、多繁杂,刘玉忠都坚持一线教学,担任数学教师。同时,他还坚持随堂听课,研究教改,组织教研活动,再加上备课、批改、辅导作业等,加班加点是常态。

刘玉忠组织集体备课。
他不遗余力助推每位年轻教师成长,经常提醒老师们:“抓习惯、抓细节、抓读书,就是在抓成绩。”
特岗教师武任超于2022年8月入职,承担初一、初二年级的数学教学任务,刚开始他担心自己经验不足,辜负了学生和家长的期望。但刘玉忠鼓励他:“责任心比经验更重要!”之后,刘老师开启了“手把手”跟班指导模式:随堂听课、逐节打磨教案、分析学情,并传授课堂互动技巧等,武任超的课堂效率在短时间内得到显著提升,教学水平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极大认可。
“刘老师就是我们的定海神针,有他在,我们就有信心和底气!”武任超这句话道出了学校年轻教师的共同心声。
四十余载春秋流转,一份份荣誉是刘玉忠辛勤耕耘的最佳见证:兴安盟优秀教师、内蒙古自治区优秀乡村教师、全国模范教师……但谈及荣誉,他却说,人生的意义不能仅看我们自己获得了多少成就,更要看我们为他人带来了什么。
2024年,兴安盟科右前旗教育局推荐刘玉忠申报“全国模范教师”,但他却恳切推辞:“我还有两年就退休了,机会给干劲足的年轻老师吧!”“刘老师,您配得上这份荣誉!”校长语气坚定,“再说了,这份荣誉不只是您的,也是索伦中学和全旗教育者的。”刘玉忠这才同意了申报。
光阴如梭,索伦中学由平房变成标准化教学楼。这期间,刘玉忠曾有三次机会调到城里工作,但他都选择了留下。“城里学校不缺老师,乡村学校才是最需要我的!”他坚定地说。
择一事,终一生。从新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到今年的第41个教师节,刘玉忠从未缺席。从风华正茂到鬓染秋霜,他把青春奉献在祖国边陲,用热爱与无私托起乡村孩子的梦想与未来。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内蒙古日报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
- 全国名单公布,内蒙古一人入选→ 2025-09-10 15:07:00
- 学习新语|教师节快乐! 2025-09-10 14:14:00
- 免票!成都多个景区最新通知 2025-09-09 10:57:00
- 广西再通报“中学女生遭多人欺凌”:校长等4人被停职检查,9名实施欺凌的学生接受矫治教育 2025-09-09 09:51:00
- 深圳一校长校门口“值班” 成暖心日常,被赞“知心大叔” 2025-09-05 06:45:00
- 卓越教育AI成果发布:开启“师-机-生”协同新时代 2025-08-29 12:13:00
- 臧新明美术馆在汾阳市贾家庄村开馆 2025-08-29 11:12:00
- 这几项费用免收!杭州公布最新教育收费标准 2025-08-28 14: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