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锅集团联合清华大学等合力攻关取得新突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7 07:09:00    

太锅集团联合清华大学等合力攻关取得新突破

开辟极低热值煤矸石和煤气化低活性飞灰固废利用新路径

  本报讯(记者李志江)7月18日,太原中北高新区内,一场聚焦煤炭工业煤矸石及煤气化飞灰固废处理新技术的鉴定会在此举行。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下,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国内煤炭、环境、电力行业知名专家会聚一堂,对太原锅炉集团联合清华大学、山东诺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杰创华睿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研发的“极低热值煤矸石及煤气化低活性飞灰固废规模化降碳处理技术”进行技术鉴定。

  中国工程院黄其励院士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高翔院士担任鉴定委员会副主任,来自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山煤国际能源集团等单位的知名专家担任评审委员会成员。太原市国资委、太原市科技局等单位,晋能控股集团、华电煤业集团等大型煤矿与煤化工企业到场,对这一新技术进行了观摩交流。

  鉴定会上,鉴定委员会专家认真听取了项目组汇报,审查了相关技术文件和资料,经质询和讨论后,专家组一致同意该技术通过鉴定,认为该技术成果属国内外首创,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专家组建议后续加快示范工程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广应用。

  据了解,该技术实现了极低热值煤矸石和煤气化低活性飞灰燃烧降碳无害化处置,为其资源化、能源化利用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在大量消纳固废的同时有望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我国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又一次重大创新。

  “这项技术在极低热值煤矸石和煤气化飞灰固废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方面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对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这项技术具有重大的创新性,也有很大的市场推广前景。”高翔院士现场给予了高度评价。“研发之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此次鉴定会只是开始,这项技术变成真正的产品走向市场,还需省内外产学研用单位合力攻坚。”清华大学岳光溪院士在谈及未来时,语气中既有对技术成果的自信,也有对技术推广应用的殷切期许。

  “从去年到现在,我一直负责这项技术的中试工作。试验结果完全改变了我的认知。你看,这个瓶子里装的灰渣便是煤矸石和煤气化飞灰燃烧后的产物。经过燃烧脱碳可以极大地提高灰渣后续综合利用的潜力。”太锅集团实验基地主任王晓炜兴奋地介绍道。

  据悉,我国每年新增煤矸石超过8亿吨,新增煤气化低活性飞灰约5000万吨,传统技术无法有效利用这两类固废,被迫大量堆存,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会造成自燃、扬尘、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寻求清洁高效的无害化处置工艺一直都是行业重大需求和研究热点。

  太原锅炉集团联合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研发的这一全新技术,正是为了破解行业重大难题。研发团队建成了3兆瓦半工业热态中试装置,完成了550大卡低热值煤矸石的高效燃烧和煤气化低活性飞灰的高效燃烧,燃烧后的灰渣平均含碳量小于1%。相关工作不仅大幅降低了固废的碳含量和环境污染风险,也显著提升了灰渣的品质,更为其后续在土壤改良、填沟造林、矿坑充填、建材原料等领域的大规模资源化综合利用扫清了关键障碍,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