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驻马店日报》相伴守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5 15:37:00    

□ 单得安

图为作者提供的剪贴材料。

1992年8月,我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正阳县一所乡中心小学教全校体育课。爱好写作的我,闲暇时间便经常到办公室借阅报纸看,有《河南日报》《驻马店日报》《教育时报》,其中《驻马店日报》因为刊登的是本市新闻,所以格外关注。在没有电视、没有手机的日子里,是《驻马店日报》和收音机陪伴着我。

每当看到自己喜欢的文章,我就把它剪下来,分门别类地粘贴在一本大的笔记本上,剪贴的内容多了,又把文学类分为文学(一)、文学(二)。没事的时候,我就翻看这些剪贴的文章,细细品味。

真正投稿,是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的。那年,我在详细了解本乡教育工作站暑期开展的教育谈心活动后写成新闻稿,投给了《驻马店日报》。没想到,我的第一篇新闻稿在《驻马店日报》发表了,让我备受鼓舞,并唤醒了我的新闻热情。随后,我又把本乡“量化考核”“教学帮带”等活动写成新闻稿,积极向《驻马店日报》投稿。

2000年1月2日,我在《驻马店日报》发表了一篇《“请家长”不宜多用》,虽然是一篇600多字的“豆腐块”,但给了我很大的鼓舞。我给编辑写了一封信,感谢编辑刊发了一篇乡村教师的教学经验。没想到,不久就以“读者来信”的形式编发了。

从此,我以“热心读者”的身份积极参加报社的活动,2002年5月参与《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话题征文《批评孩子应以事论事》被选中刊发,2006年2月在“迎元宵灯谜有奖竞猜”中获奖,2018年6月在《联通世界,因为有您更精彩》征文比赛中获得优秀奖,2019年1月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比赛中荣获一等奖,2020年1月文学征文获得优秀奖。

由于偏向于叙事,语言不够优美,被朋友戏称“土味太浓”,没敢投稿文学类稿件。直到2007年1月,《驻马店日报》副刊版发表了我的叙事小散文《我是戏外人》,才让我有信心继续写一些乡土叙事小散文,并陆续在《驻马店日报》刊发了《老庄》《连环画》《集邮情结》《娃儿过年捡炮忙》《儿时捉迷藏》《那渐行渐远的电影》等文学作品。

正是因为报社编辑给了我信心,才让我勇于迈步向前,先后往《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河南科技报》《河南教育》《湖南工人报》《教师博览》《劳动时报》等国家级、省级报纸投稿,刊发了多篇讲述身边人、记录乡土情、感悟教学事的散文。我也被评为河南名师,还出版了数学童话集《山羊老师教我学数学》,并有幸加入河南省作协会员。

回顾成长过程,我很是感谢《驻马店日报》给我这个平台,让我能够坚持乡土文学的创作、坚持教学叙事的拓展,一路相伴,继续守望。

【个人简介】单得安,正阳县寒冻镇中心小学教师,河南省作协会员,河南省名师,在省级报刊发表散文、随笔70多篇,发表数学童话200多篇,出版数学童话集《山羊老师教我学数学》。